王宇:2018年銅價有上漲空間 但需謹慎
 2017年12月15日,2018年大宗商品市場高峰論壇暨“我的鋼鐵”年會于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隆重召開。本屆年會將會舉行三天,主題是“新周期,新機遇,新格局”。17日,大會同期活動——“2018年中國有色金屬產業鏈高峰論壇暨‘我的有色及我的不銹鋼’年會:“環保·供給側·金融”在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三樓302多功能廳進行。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銅高級分析師王宇在有色年會上發表精彩演講。
 王宇指出2017年銅價較去年上漲30%,主要由于銅市終端消費超預期、供應壓力明顯減弱;以及人民幣持續升值,增幅7%。2017年海外銅礦山罷工造成銅礦供應略有偏緊,西安地鐵事件導致電纜行業出現中小型企業退出電纜市場。不同于16年的銅價上漲升水下跌,2017年銅價大幅攀升,但升水格局并未發生太大變化,這說明下游需求正在復蘇。
 需求方面,家電消費表現突出,主要受益于房地產的快速發展。2017年家電預計新增17.25萬噸銅消費,帶來增長1.8%。預計2018年的家電帶來的銅消費增長可能出現回落,在1%左右。受空調行業拉動,2017年1-11月銅管開工率基本在85%以上。2016年銅板帶平均產能利用率68%,全年產量165萬噸,同比增長3.1%;2017年10月板帶開工率已出現下降,接近2016年水平。
 對下游消費主體銅桿而言,今年電纜行業的帶來的支撐力度很小,1-11月銅桿產能利用率65%左右,2017年1-10月電網投資完成4126億元。他還提到廢銅對銅桿市場的影響較大,2017年電銅制桿占75%,廢銅制桿占25%。目前主要有三大政策影響廢銅市場:2018年初,國內廢金屬進口資質限制;2018年底,國內廢金屬禁止進口7類;2018年3月,再生進口雜物不超過1%。收緊的廢銅進口政策,的確會刺激精銅的消費。
 供應方面,2017年受國外礦山罷工及礦山停產影響,全球銅精礦供應有所偏緊。不過2018年銅礦供應不會太緊張,預計全球銅礦增速在3-4%。2017年1-10月國內銅精礦產量117.8萬金屬噸,同比下降2.1%,全年預計下降3%。2017年1-10月國內銅精礦進口1390萬噸,同比增長1.98%,增速明顯下滑。2016年廢銅產線減產99萬噸,完全停止的有31萬噸,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復產。
 2017年上半年共有23家冶煉企業進行檢修,涉及產能1020萬噸。2018年計劃投放產能157萬噸,但真正產能投放的只有35-45萬噸,2018年最大運行總產能將在980萬噸左右,2019年產能擴張將加速。預計2017年國內精煉銅產量770萬噸,同比下降2.0%。
 今年電解銅進口量超市場預期,2017年1-10月電解銅進口237.2萬噸,同比下降15.36%。
 2017年12月15日保稅區庫存維持在47萬噸左右,其中只有20%是可以流通的;國內現貨流通庫存基本維持在10萬噸左右,低位庫存常態化。
 對于2018年,王宇預計2018年實際消費量1045萬噸,新增亮點將是廢銅,新能源領域。2018年,供應略有增加,銅企產能擴張速度回升,但產出依然需要時間;保稅庫存壓力初步減弱,現貨庫存低位常態;需求方面略有回升,電網投資小幅增長,18年將延續趨勢;家電、汽車行業平穩增長;廢銅急劇下降,促進電解銅消費。
 最后,王宇也分享了對于未來銅市場的部分擔憂:電網投資追加預期不理想;國內房產經濟不理想,沖擊家電市場及全國經濟;貨幣政策持續偏緊,明年下游市場資金將更加緊張,樂觀情緒可能受到部分影響。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銅高級分析師王宇在有色年會上發表精彩演講。
 王宇指出2017年銅價較去年上漲30%,主要由于銅市終端消費超預期、供應壓力明顯減弱;以及人民幣持續升值,增幅7%。2017年海外銅礦山罷工造成銅礦供應略有偏緊,西安地鐵事件導致電纜行業出現中小型企業退出電纜市場。不同于16年的銅價上漲升水下跌,2017年銅價大幅攀升,但升水格局并未發生太大變化,這說明下游需求正在復蘇。
 需求方面,家電消費表現突出,主要受益于房地產的快速發展。2017年家電預計新增17.25萬噸銅消費,帶來增長1.8%。預計2018年的家電帶來的銅消費增長可能出現回落,在1%左右。受空調行業拉動,2017年1-11月銅管開工率基本在85%以上。2016年銅板帶平均產能利用率68%,全年產量165萬噸,同比增長3.1%;2017年10月板帶開工率已出現下降,接近2016年水平。
 對下游消費主體銅桿而言,今年電纜行業的帶來的支撐力度很小,1-11月銅桿產能利用率65%左右,2017年1-10月電網投資完成4126億元。他還提到廢銅對銅桿市場的影響較大,2017年電銅制桿占75%,廢銅制桿占25%。目前主要有三大政策影響廢銅市場:2018年初,國內廢金屬進口資質限制;2018年底,國內廢金屬禁止進口7類;2018年3月,再生進口雜物不超過1%。收緊的廢銅進口政策,的確會刺激精銅的消費。
 供應方面,2017年受國外礦山罷工及礦山停產影響,全球銅精礦供應有所偏緊。不過2018年銅礦供應不會太緊張,預計全球銅礦增速在3-4%。2017年1-10月國內銅精礦產量117.8萬金屬噸,同比下降2.1%,全年預計下降3%。2017年1-10月國內銅精礦進口1390萬噸,同比增長1.98%,增速明顯下滑。2016年廢銅產線減產99萬噸,完全停止的有31萬噸,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復產。
 2017年上半年共有23家冶煉企業進行檢修,涉及產能1020萬噸。2018年計劃投放產能157萬噸,但真正產能投放的只有35-45萬噸,2018年最大運行總產能將在980萬噸左右,2019年產能擴張將加速。預計2017年國內精煉銅產量770萬噸,同比下降2.0%。
 今年電解銅進口量超市場預期,2017年1-10月電解銅進口237.2萬噸,同比下降15.36%。
 2017年12月15日保稅區庫存維持在47萬噸左右,其中只有20%是可以流通的;國內現貨流通庫存基本維持在10萬噸左右,低位庫存常態化。
 對于2018年,王宇預計2018年實際消費量1045萬噸,新增亮點將是廢銅,新能源領域。2018年,供應略有增加,銅企產能擴張速度回升,但產出依然需要時間;保稅庫存壓力初步減弱,現貨庫存低位常態;需求方面略有回升,電網投資小幅增長,18年將延續趨勢;家電、汽車行業平穩增長;廢銅急劇下降,促進電解銅消費。
 最后,王宇也分享了對于未來銅市場的部分擔憂:電網投資追加預期不理想;國內房產經濟不理想,沖擊家電市場及全國經濟;貨幣政策持續偏緊,明年下游市場資金將更加緊張,樂觀情緒可能受到部分影響。
手機掃一掃,直接看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