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博士”測溫宏觀經濟
 酷暑難耐的盛夏時節,上證報記者隨上海期貨交易所2017年第二期有色金屬(銅)產業培訓團到達安徽銅陵市,并沒有感受到撲面而來的“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氣息。出租車師傅告訴記者,“這里沒什么銅礦了,都挖得差不多了。”
 這種情況在記者的采訪中得到了證實。銅陵有色集團有色商務部高級經濟師徐長寧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原料基本都靠進口,自產銅不到5%,資源對外依存度達到95%以上。
 不過,這并不影響銅陵有色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根據該公司公告,銅陵有色銅冶煉產能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2016年公司陰極銅年產量達到129.79萬噸,居國內首位。
一直以來,銅的走勢具有對宏觀經濟的良好預測能力,被業內稱為“銅博士”。在周期題材風起云涌的2017年,“銅博士”漲勢比鋼鐵、煤炭等黑色系商品慢了半拍。
據文華財經統計顯示,滬銅(50450, 20.00, 0.04%)期貨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僅為11.31%,明顯落后于螺紋指數(35.53%)和鄭煤指數(16.80%)。在資本市場上,申萬行業指數也顯示,鋼鐵指數今年以來已上漲26.86%,煤炭開采指數漲幅也達到15.46%,而銅指數僅上漲了9.33%。
 “銅博士”是失靈了,還是蓄勢待發?解密“銅博士”之旅就從位于銅陵市循環經濟工業試驗園的銅陵有色集團旗下企業金冠銅業開始。
 消費新亮點推升銅產業景氣度
 從金冠銅業的精煉車間到電解車間,物理距離不到100米,銅卻在兩個車間實現了從陽級銅到陰極銅的轉變。在嘈雜的作業聲中,金冠銅業購銷管理部主任陳玲拉高了嗓門告訴記者:“每天有近1500噸的陰極銅從這個車間生成,即使碰上全廠大檢修,這里的生產也沒停過,24小時作業,全年無休。”
 記者發現,偌大的車間鮮少看到工人,整個生產線基本都由機器人把守,而爐子里冒出的綠色火苗,以及門外忙碌裝卸的貨車隊在提醒人們,這里是世界一流的銅冶煉基地。
 “陰極銅銷量一直很好,廠區除了幾千噸庫存用于流轉,基本上沒有積壓庫存。”陳玲說,每年有40萬噸電解銅在這里下線進入全球市場。
 據介紹,今年以來,銅箔、板帶及銅管消費明顯好于銅桿消費,其中,銅箔最具亮點。銅陵有色旗下企業銅冠銅箔副總印大維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銅冠銅箔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04億元,是去年同期凈利潤的7至8倍。
 “為應對旺盛的銅箔需求,銅冠銅箔公司正在銅陵建第三個生產基地,并將加快建設年產2萬噸高精度電子銅箔項目。”印大維說。據其介紹,銅冠銅箔在合肥、池州已有二個生產基地,具備年產各類高精度電子銅箔3萬噸生產規模,其中鋰電池用銅箔產能7500噸/年。銅陵有色銅箔制造規模為中國本土企業第一位。
 剛剛出爐的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銅陵有色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76%至419%。與此同時,江西銅業業績也同比增長60%至80%,云南銅業同比增長925.84%至1205.62%,盛屯礦業預計同比增加300%至350%。
 業內人士認為,行業公司業績大增,與有色板塊商品價格上漲密切相關,也從側面反映了中長期銅消費市場需求還將維持增長。
 根據最新報告,中國銅消費以電力行業為主,占比為50%左右;其次是空調制冷行業,2016年占比為15%;其他主要行業還有建筑、交通運輸、電子等,占比在7%至10%。有意思的是,一些新的消費增長點正在形成。
 銅箔旺銷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受訪人士普遍認為,在交通運輸領域,新能源汽車對銅消費的驅動會日益顯著。目前,純電動汽車(轎車)平均用銅量為83公斤/輛,而電動公交車用銅量遠超轎車。中國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500萬輛,充電站1.2萬個,充電樁450萬個,這將給銅相關產品帶來長期穩定需求。
 “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以及電動大巴的銅消費量將達到18.5萬噸,2027年能達到174萬噸。”國際銅業協會對外事務經理朱蕓表示。
 除了新能源汽車,和高溫天氣一起升溫的空調市場也是用銅大戶。朱蕓表示,今年以來,空調銷量超過7000萬臺,大幅超過企業預期的5000萬臺,預計今年國內空調銷量將超過9000萬臺,意味著該領域銅消費量也將進一步增長。
 分析師看來,未來電力行業仍將是銅消費最大的增長引擎。受新型城鎮化建設、配電網改造以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等支持,未來中國銅消費增速將平穩增長,10年后有望迎來精銅消費峰值時點。而供應方面,因在建大型銅礦項目較少,中國銅礦產量增幅趨緩,預計2017年、2018年產量分別為165萬噸和172萬噸。隨著產能擴張速度減緩,2017年至2020年中國的粗銅和精銅產量的平均增速都將放慢至個位數。受此影響,銅價重心中樞有望上移。
 銅期貨價格已成為現貨貿易定價基準
 銅作為最早的期貨品種之一,上市運行已超過20年。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銅陵有色的工作人員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公司生產的“銅冠”牌電解銅作為上海期貨交易所“注冊銅”和“升水銅”的地位。
 “這是對產品質量的肯定。隨著上期所銅期貨的影響力逐步提高,‘銅冠’銅的銷量也更加有保證。”陳玲說。
來自中期協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滬銅期貨累計成交總額占全國份額的6.96%,排名進入各期貨品種前五位。上期所數據也顯示,今年1至6月,上海銅期貨現貨月合約結算交割價的平均值為46645元/噸,略低于同期上海銅現貨市場平均價(46748元/噸)。同期,上海銅期貨指定交割倉庫庫容為123.86萬噸,比2016年底增加3.34%。
 上期所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2017年上半年銅期貨的產業客戶參與度、套期保值效率和比率始終處于較高水平。上海銅期貨價格與國內現貨價格高度相關,充分反映國內供需關系的變化趨勢,是國內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
 銅陵有色就嘗到了期貨市場的甜頭。徐長寧介紹,2003年10月以來,銅價從16000元/噸一直漲到最高的85000元/噸。不斷上漲的銅價給銅企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自產銅企業。銅陵有色特別設置了期貨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在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鎖定利潤和風險,實現了有色產品穩定生產和經營的目標。
 根據銅陵有色公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銅陵有色在銅期貨上,總計投資了1.5364億元資金參與上期所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兩個市場的套期保值業務,占公司報告期末凈資產比例為9.39%,實現投資收益為945.08萬元。與此同時,一季度銅陵有色在上期所黃金、白銀和鋅期貨方面的套期保值業務也獲得了不錯的投資收益,分別為669.68萬元、236.87萬元和386.68萬元。
 “目前整個產業鏈企業基本都采用期貨定價,通過期貨加升貼水模式實現交易,因此銅期現價格聯動非常密切,很少背離。”徐長寧說。他還呼吁上期所盡快上市銅期權,給產業鏈企業提供更加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
 “銅井炎爐歊九天,赫如鑄鼎荊山前。”一千多年前詩人李白吟詠銅陵的詩句,生動地道出了銅陵因銅而盛的悠久歷史。在銅陵人看來,今天,銅陵乃至中國銅工業要走向世界,更需要銅期貨相扶相持。
 這種情況在記者的采訪中得到了證實。銅陵有色集團有色商務部高級經濟師徐長寧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原料基本都靠進口,自產銅不到5%,資源對外依存度達到95%以上。
 不過,這并不影響銅陵有色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根據該公司公告,銅陵有色銅冶煉產能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2016年公司陰極銅年產量達到129.79萬噸,居國內首位。
一直以來,銅的走勢具有對宏觀經濟的良好預測能力,被業內稱為“銅博士”。在周期題材風起云涌的2017年,“銅博士”漲勢比鋼鐵、煤炭等黑色系商品慢了半拍。
據文華財經統計顯示,滬銅(50450, 20.00, 0.04%)期貨指數今年以來的漲幅僅為11.31%,明顯落后于螺紋指數(35.53%)和鄭煤指數(16.80%)。在資本市場上,申萬行業指數也顯示,鋼鐵指數今年以來已上漲26.86%,煤炭開采指數漲幅也達到15.46%,而銅指數僅上漲了9.33%。
 “銅博士”是失靈了,還是蓄勢待發?解密“銅博士”之旅就從位于銅陵市循環經濟工業試驗園的銅陵有色集團旗下企業金冠銅業開始。
 消費新亮點推升銅產業景氣度
 從金冠銅業的精煉車間到電解車間,物理距離不到100米,銅卻在兩個車間實現了從陽級銅到陰極銅的轉變。在嘈雜的作業聲中,金冠銅業購銷管理部主任陳玲拉高了嗓門告訴記者:“每天有近1500噸的陰極銅從這個車間生成,即使碰上全廠大檢修,這里的生產也沒停過,24小時作業,全年無休。”
 記者發現,偌大的車間鮮少看到工人,整個生產線基本都由機器人把守,而爐子里冒出的綠色火苗,以及門外忙碌裝卸的貨車隊在提醒人們,這里是世界一流的銅冶煉基地。
 “陰極銅銷量一直很好,廠區除了幾千噸庫存用于流轉,基本上沒有積壓庫存。”陳玲說,每年有40萬噸電解銅在這里下線進入全球市場。
 據介紹,今年以來,銅箔、板帶及銅管消費明顯好于銅桿消費,其中,銅箔最具亮點。銅陵有色旗下企業銅冠銅箔副總印大維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銅冠銅箔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04億元,是去年同期凈利潤的7至8倍。
 “為應對旺盛的銅箔需求,銅冠銅箔公司正在銅陵建第三個生產基地,并將加快建設年產2萬噸高精度電子銅箔項目。”印大維說。據其介紹,銅冠銅箔在合肥、池州已有二個生產基地,具備年產各類高精度電子銅箔3萬噸生產規模,其中鋰電池用銅箔產能7500噸/年。銅陵有色銅箔制造規模為中國本土企業第一位。
 剛剛出爐的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預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銅陵有色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76%至419%。與此同時,江西銅業業績也同比增長60%至80%,云南銅業同比增長925.84%至1205.62%,盛屯礦業預計同比增加300%至350%。
 業內人士認為,行業公司業績大增,與有色板塊商品價格上漲密切相關,也從側面反映了中長期銅消費市場需求還將維持增長。
 根據最新報告,中國銅消費以電力行業為主,占比為50%左右;其次是空調制冷行業,2016年占比為15%;其他主要行業還有建筑、交通運輸、電子等,占比在7%至10%。有意思的是,一些新的消費增長點正在形成。
 銅箔旺銷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受訪人士普遍認為,在交通運輸領域,新能源汽車對銅消費的驅動會日益顯著。目前,純電動汽車(轎車)平均用銅量為83公斤/輛,而電動公交車用銅量遠超轎車。中國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500萬輛,充電站1.2萬個,充電樁450萬個,這將給銅相關產品帶來長期穩定需求。
 “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以及電動大巴的銅消費量將達到18.5萬噸,2027年能達到174萬噸。”國際銅業協會對外事務經理朱蕓表示。
 除了新能源汽車,和高溫天氣一起升溫的空調市場也是用銅大戶。朱蕓表示,今年以來,空調銷量超過7000萬臺,大幅超過企業預期的5000萬臺,預計今年國內空調銷量將超過9000萬臺,意味著該領域銅消費量也將進一步增長。
 分析師看來,未來電力行業仍將是銅消費最大的增長引擎。受新型城鎮化建設、配電網改造以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等支持,未來中國銅消費增速將平穩增長,10年后有望迎來精銅消費峰值時點。而供應方面,因在建大型銅礦項目較少,中國銅礦產量增幅趨緩,預計2017年、2018年產量分別為165萬噸和172萬噸。隨著產能擴張速度減緩,2017年至2020年中國的粗銅和精銅產量的平均增速都將放慢至個位數。受此影響,銅價重心中樞有望上移。
 銅期貨價格已成為現貨貿易定價基準
 銅作為最早的期貨品種之一,上市運行已超過20年。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銅陵有色的工作人員們最津津樂道的就是公司生產的“銅冠”牌電解銅作為上海期貨交易所“注冊銅”和“升水銅”的地位。
 “這是對產品質量的肯定。隨著上期所銅期貨的影響力逐步提高,‘銅冠’銅的銷量也更加有保證。”陳玲說。
來自中期協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滬銅期貨累計成交總額占全國份額的6.96%,排名進入各期貨品種前五位。上期所數據也顯示,今年1至6月,上海銅期貨現貨月合約結算交割價的平均值為46645元/噸,略低于同期上海銅現貨市場平均價(46748元/噸)。同期,上海銅期貨指定交割倉庫庫容為123.86萬噸,比2016年底增加3.34%。
 上期所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2017年上半年銅期貨的產業客戶參與度、套期保值效率和比率始終處于較高水平。上海銅期貨價格與國內現貨價格高度相關,充分反映國內供需關系的變化趨勢,是國內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
 銅陵有色就嘗到了期貨市場的甜頭。徐長寧介紹,2003年10月以來,銅價從16000元/噸一直漲到最高的85000元/噸。不斷上漲的銅價給銅企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自產銅企業。銅陵有色特別設置了期貨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在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鎖定利潤和風險,實現了有色產品穩定生產和經營的目標。
 根據銅陵有色公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銅陵有色在銅期貨上,總計投資了1.5364億元資金參與上期所和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兩個市場的套期保值業務,占公司報告期末凈資產比例為9.39%,實現投資收益為945.08萬元。與此同時,一季度銅陵有色在上期所黃金、白銀和鋅期貨方面的套期保值業務也獲得了不錯的投資收益,分別為669.68萬元、236.87萬元和386.68萬元。
 “目前整個產業鏈企業基本都采用期貨定價,通過期貨加升貼水模式實現交易,因此銅期現價格聯動非常密切,很少背離。”徐長寧說。他還呼吁上期所盡快上市銅期權,給產業鏈企業提供更加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
 “銅井炎爐歊九天,赫如鑄鼎荊山前。”一千多年前詩人李白吟詠銅陵的詩句,生動地道出了銅陵因銅而盛的悠久歷史。在銅陵人看來,今天,銅陵乃至中國銅工業要走向世界,更需要銅期貨相扶相持。
手機掃一掃,直接看頁面